一、百战百胜的泥沼

孙子兵法里面,有很多东西是需要一定阅历才能看懂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打仗就是下面这样的,一堆人扛着梯子去攻城。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下攻城。

攻城是最下下策。

因为代价太大了,死了一堆人,损坏了一堆物料。

最后即使赢了,也不一定有好处。

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其实并非一味的攻城略地。

有的时候甚至会把已经到手的城池还给六国。

人们对于输是很警惕的,但是对于赢的陷阱却往往放松警惕。

赢了,还有坏处?

当然有,有的时候甚至是大大的坏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是不是赢了?

肯定是赢了。

但是二战导致英国被削弱,整个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印度奶牛脱离控制。

英国从此成为二流国家。

这个结果对英国有好处么?

一点好处没有。

有句话叫做,赢是赢了,但是奖品是什么呢?

有的时候,花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赢了之后没有任何奖品,甚至是负的奖品。

夫妻吵架,这个最典型。

有些人一直喜欢搞赢,要让对方难堪,低头认错。

吵赢了,夫妻感情破裂了。

这就是你要的奖品么?

赢,不是目的。

关键是赢了之后,实力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

比如说,楚汉相争,只要项羽在,刘邦就没赢过。

彭城之战,刘邦是趁着项羽不在,纠集了56万人拿下了项羽的大本营彭城。

项羽带着3万多人回军反击,一战就把刘邦打垮了。

刘邦带着仅仅数十骑逃脱,诸侯纷纷叛离。

但是项羽最后还是输了,刘邦赢得了天下。

这个就让很多人想不通,项羽自己也想不通。

在乌江自刎前夕,项羽带着28个骑兵,仍然把刘邦的追兵杀得大败。

最后关头,项羽依然是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高呼“非战之罪”。

虽然我们可以分析说刘邦是采用了秦的体制,最后才赢得了战争。

但是这都是具体过程的分析,还不是最本质的。

最本质的问题是,项羽的模式是有问题的。

项羽的系统要是能维持,就需要不停的赢。

但是,真的可以不停地赢吗?

这个世界上,总有不可测的意外。

假设项羽最开始的实力是100点,每赢一次,就损失5个点。

当他赢了20次之后,实力就归零了。

无论项羽赢多少次,他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一会齐国叛乱,一会彭越偷袭,一会英布背盟,打不完的仗,每次都能赢。

但是,就在垓下之战输了一次,就彻底输光了。

刘邦就没有这个问题。

他输了很多次,连他自己都输烦了,绝望了,但总是能挺过来。

输了,实力当然受损。

但是他的核心团队损失了吗?核心地盘损失了吗?

都没有。

所以,最后就活活耗死了项羽。

这个可以叫“项羽魔咒”。

拿破仑也有这个问题,百战百胜,最后一战输光。

一个需要不停地赢才能维持的系统是极为不稳定的。

百战百胜非名将,一战而定真英雄。

二、麻绳专挑细处断

一个穷人,想跨越阶层,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不停地赢。

有一部很有名的伊朗老电影,叫做《麻雀之歌》。

电影是一个好电影,但是这个译名简直太垃圾了,所以名气不大。

这部电影,就把该主题讲得非常透彻。

电影的开始,男主的孩子们跑到水窖玩,把男主女儿的助听器掉到水窖里面了,找回来也坏了。

男主想买一个助听器,结果太贵了,又买不起。

男主的工作,是帮人养鸵鸟的。

一个不小心,鸵鸟跑掉了,一群人就漫山遍野地追鸵鸟。

人能跑得过鸵鸟吗?

当然是不能。

这样,男主唯一养家糊口的工作就丢了。

天绝人之路。

男主去城里给女儿修助听器,车停在路边,结果被别人看成摩的司机。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赚了一笔钱。

男主索性就做起了摩的司机,还给人送货,艰难养家。

还收集了一堆别人不要的破烂。

结果,在家里修这些破烂的时候,从高处摔倒,砸破了头。

幸好没有死掉,否则这一家人该怎么过啊?

孩子们在那个水窖,其实并不是玩耍,而是想把那个烂泥潭水窖清理出来养金鱼,然后再拿去市场卖。

这些孩子们还真的做到了,将水窖清理干净,换上了清水。

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然后,他们凑了一笔钱,买了金鱼苗装到桶里面。

结果在搬这个桶的时候,一不小心摔倒了,所有的金鱼苗全部洒出来了。

本来想着要把金鱼装回去,但是发现这个桶又摔破了。

最后看着满地的金鱼欲哭无泪。

孩子们再也拿不出钱来买金鱼了。

这样,第一次创业就失败了,无法挽救了。

整个电影,你在看的时候,就一直揪心着,担心哪个意外到来,摧毁了这个家庭。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容错性太差了,经不起一点风浪。

就像一个人,小学要考好,中学要考好,高考更是要考好。

大学毕业,在工作岗位上,一步都不能错,才能保证走上升职加薪的快车道。

你所有的一些都是绑定在职级系统上。

这个模式的问题在哪里呢?

就是你要一直赢啊。

你一直拼,每次都赢,你自己也是有损耗的。

很多高管其实都是亚健康状态。

你哪天年纪大了呢?工作意外出差错了呢?知识结构跟不上发展了呢?

有比你更年轻,成本更低的员工过来了呢?

你一直赢,结果等到了35岁裁员,一把输光了。

有的时候,也不是裁员,而是你赢不了了。

比如,你做的工作,有更年轻成本更低的竞争者。

这个时候,你能服从比你年轻10岁的人的领导吗?

还是调一个不重要的闲置?

无论是哪一种结果,你都变成了一条咸鱼,丧失了向上的动力。

很多对生活还有点念想的人,就只能选择离开。

这里并不是说赢就不好,高薪就不好。

而是说到了一定程度,就要转变模式。

要从“一直赢”,转变为“输得起”。

其中锤炼手艺、积攒资产,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三、输不起

有一句话,叫做“输不起”。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评语。

有人想,输了别人肯定是要着急的嘛,这不是很正常么?

“输不起”很丢人么?

是的。

因为输不起,就意味着你的系统很脆弱,很不稳定,自然也没什么实力。

达到初级境界的人,都是要赢,比如说自己赚了多少多少钱。

达到高阶境界的人,是输得起,比如自己亏了多少钱,像没事人一样。

刘邦输了那么多次,当然有过沮丧、彷徨的时候,但是马上就卷土重来。

项羽呢?

一次都输不起,没有重来的机会和勇气。

刘邦是很讨厌儒家的,觉得是花架子,不如征战之术管用。

孙叔通给刘邦说了一句话,就是“马上得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

刘邦一下子就明白了。

有很多人想不明白,这句话的要点在哪里?

怎么不能马上治天下?

只要拳头是最大的,那就是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服打哪里。

这不就又陷入一直要赢的模式了吗?

刘邦能一辈子打仗吗?

平一个英布,都被流箭射中了,差点死掉了。

所以,就不如和功臣、诸侯谈好利益分成,形成新秩序。

输得起,不是让你去输。

能赢,尤其是赢了实力增强,当然要赢。

输得起,是指有这个能力,哪怕是输了,也能卷土重来。

很多人不喜欢我谈房子。

一个讲工业革命的作者怎么能这么俗气呢?

搞房子,就是让你能输得起。

哪天真的是丢了工作,或者生意有点问题。

这不是还有房子作为一个防火墙嘛?

收收房租,还是能继续生活的,卷土重来未可知。

很多人有一种印象,就是中原王朝打不过游牧民族。

这个是错的。

因为中原王朝打游牧民族不划算,400毫米降水线之外,无法种地。

游牧民族一直叩关,大部分时候都是输的。

但是长期尝试,游牧民族多多少少总能赢一次。

比如中原内乱,最衰弱的时候,总能碰到一些机会。

游牧民族只要赢一次,你就印象非常深刻。

但是匈奴现在在哪里呢?五胡又在哪里呢?

全部都消失了。

因为中原王朝输得起,而游牧民族输一次,就一把输光了。

四、结语

赢不是目的,赢了之后实力增强才是目的。

赢的陷阱是非常隐蔽的,而且是长时间之后才能发现。

如果一个模式需要你一直赢才能维持,那么就是极度不稳定的。

当你走向这条路的时候,一开始就要警惕,记得到在某个节点转换模式。

麻绳专挑细处断,总有意外发生。

有时候,根本不是你个人能力有问题。

赢了固然好,但是最重要的是“输得起”。

最近一直很忙,并没有发文。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某圈子太内卷了,有些人就对我各种造谣,我也不认识这些人。

有些人还以为我像他们一样搞什么人设。

没有人设,圈子里基本都知道,20年,我一把全输给前妻了。

我封锁消息了么?我是大大方方说出来的。

又不是投资失败,又不是我的能力问题,输给前妻我不丢人啊。

这些人这么搞,我并不生气,世态炎凉,本就没有对这个世界抱什么希望。

只是会觉得他们的人品有问题。

就是喜欢欺负弱者嘛。

这种人就是看见一个环卫工人在路边吃饭,都要跑过去一脚把饭踢翻。

不就想趁我病,要我命嘛?

不好意思,他们遇到了一个硬茬,我就是卷土重来,也比这些人强。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在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