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大与风险

         

三国的历史,有太多人写了,很多内容都被人写烂了。

我们这里并不是一个历史号,只是把历史作为建筑的材料。

我们的观点自然与别人不同,因为格局不同。

         

有不少朋友一直催更,自然是看出了这些不同之处。

         

         

如果你看了《青年时代的曹操》那篇文章,觉得曹操是一个不懂事的富二代,完全靠家里人不断托底撑到新手村。

那你就错了。

         

有些人可能想,我多聪明啊,要是我,我才不会像曹操那样,得罪这个得罪那个,我就左右逢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两边都不得罪。

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出门都怕被陨石砸到,做什么事情万万是不敢冒风险的。

         

这种观点,完全是一个职场老油条的看法,唯唯诺诺一辈子,啥都混不出来。

         

所以,到最后就是一事无成啊,当然是跟曹操相比。

         

如果是混个职场中低岗位,那也就罢了,但是要做一番事业,就不能如此。

         

         

曹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胆子大啊。

         

管你是谁,曹老板想搞你就搞你。

         

曹操这一辈子,无论是青年的时候作为唯一的一路诸侯出击董卓、还是讨袁术、吕布,宛城之战,官渡之战,征乌桓,赤壁之战等等都是险象环生的。

几次差点被人砍死了。

其中平定袁绍的外甥高干,攻打位于太行山的壶关,很多三国相关的书籍都是一笔带过的。

就这么不起眼的战役,曹操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叫《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好一个“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艰难苦恨都在诗中了。

可想其他的战役,风险绝不在此战之下。

         

         

王健林说,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哈佛耶鲁,不如自己闯。

真传一句话,其实他在这里说了真话,但是也得罪了不少人。

有多少岗位都是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的毕业生占据的呢?

这不就得罪一片了么?

         

据说万达商业地产最近上市又遇到了困难。

         

其实他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说清华北大、哈佛耶鲁不行。

而是说的勇气,胆魄的重要性。

清华北大哈佛耶鲁也可以有胆子大的人啊。

         

         

为什么胆子大这么重要呢?

我们知道,一个东西值不值钱,关键是两个字:稀缺。

如果一个东西是可以量产的,可以复制的,那么就不会稀缺,自然就不值钱了。

         

可口可乐量产,值钱的不是汽水,而是品牌。

         

         

不管你是清华北大,还是哈耶普,只要是可以学习的,都不会那么稀缺。

你学再多东西,机会来了,你不敢搞,不敢下决心,那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

         

以房子为例,从房改的那天开始喊房价贵,要崩盘,一直喊到现在。

你敢搞么?

         

别人不敢搞的,你敢搞,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你敢做。

一旦做成了,就会变得稀缺,自然就昂贵。

         

风险,就像一个过滤器,把竞争对手都过滤掉了。

剩下的自然就是非常稀缺的。

         

         

《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说袁绍是: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忘命,色厉而胆薄。

其实袁绍真不是这样的人,但是这句话确实划定了胆子大和蛮干的区别。

         

干大事,有巨大的收益,值得你冒风险,你才冒啊。

一点小利,没什么收益的东西,你冒风险干嘛呢?

         

比如从楼上跳下来算胆子大么?

这个没有啥收益,只会摔坏你的腿。

         

这叫莽,莽村的莽。

         

没有收益的事情,一分风险都不值得冒。

蹦极、极限运动,其实收益并不高,这些风险其实并不值得冒的。

只能当个游戏玩玩。

         

         

袁绍胆子很大,但是和曹操还是差一点的。

比如说在董卓进京的时候,官渡之战最后的时候,袁绍还真就到最后时刻犹豫了。

         

《孙子兵法》讲胜算,讲先胜而后求战。

审时度势,周密分析之下的勇敢才是真勇敢。

         

二、风险与稀缺

         

推动一个趋势的形成,需要很大的力量。

光靠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的力量是不够的。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其实并不是《三国演义》里面写的那些,而是很多。

         

董卓、张邈、曹操、袁绍、韩馥、袁术、孙坚、孔伷、张超、刘岱、陶谦、王匡、桥瑁、鲍信、刘表、马腾、公孙瓒、张扬、刘备等等。

还有黄巾军余波黑山、白波,各民族南匈奴、乌桓、鲜卑、山越等等。

         

真正挺到最后的,就是曹老板,刘皇叔,江东孙家。

         

这里面哪个胆子不大?

刘皇叔胆子也很大。

孙家其实靠孙策起家的,孙坚真没打下啥地盘。

孙策号称江东小霸王,胆子能不大么?

         

趋势形成了,但是最后收割的,才是真赢家。

实际上,这三家把前面很多家投入的资源都收入怀中。

那腰包自然就鼓起来了。

         

就算刘邦这样的人,要是没有项羽,他也绝无可能灭秦的。

刘邦最后的成功,也有项羽的投入,只不过项羽死了。

         

         

在《大时代》中,陈万贤对丁蟹说了八个字真言:

全死光了,就你没死。

         

其实这个在广东话里面,是骂丁蟹的,但是丁蟹就靠这个发家了。

         

前面讲的,其实是和暴力收割有关,所谓“血酬”。

         

         

做生意,其实并不是你去把对方打死,而是别人死于风险。

就你活下来了。

         

电影《阿甘正传》里面有个情节,来说明这个情况挺合适。

         

阿甘有个黑人好友擅长捕虾,但是那个黑人好友死于战场。

阿甘回国后,受到这个好友的影响,就买了一艘不大的捕虾船进行捕虾。

         

他费尽了力气,结果捞上来的都是一些瓶瓶罐罐。

第一次只捕到5只虾。

         

         

第二次,他叫上了他原来在军队的上司丹中尉。

丹中尉因为在战场上失去两条腿,所以对于上帝给他的命运愤愤不平。

         

他们两个人还是没捕到虾,捞出了一堆海底的垃圾。

反正怎么捕虾都不成功。

         

         

转折发生在一次暴风雨,船差点就沉了。

阿甘吓的要死,但是丹中尉不怕,因为他本来就对上帝有意见。

丹中尉爬到船桅杆上对上帝大吼大叫,这个其实寓意为对绝境的对抗。

         

事后,他们才知道,这是一个席卷整个海域的飓风。

除了他们的那艘捕虾船,其余所有的捕虾船都全军覆没了。

         

从此之后,他们捕虾就易如反掌了。

         

为啥前面他们总是捕不到虾?

因为那些海域都被人捞过了。

         

别的捕虾船都没有了,但是对于虾的需求还在,那他们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趁着别人重建捕虾船还需要时间,他们就开始大量的扩大产能,占领空白市场,一口气买了十二艘捕虾船。

从此成为那个州的捕虾业霸主。

         

电影用一个情节描述了阿甘后来多有钱。

阿甘把捕虾那个公司的股份转让给了已故黑人好友的母亲。

从此,这个黑人的母亲再也不用做女佣了,而是住上了大房子,请白人女佣给她做饭。

         

而丹中尉有钱了,也和上帝和解了。

         

困难都是一样的,你有风险,别人也有风险。

你想打败别人是很难的,但是别人都死于风险了,而就你在风险中活下来了,占领空白市场则是容易的。

         

其实捕虾业需要大量的投资,不光是捕虾船,还要冷藏、加工,销售渠道等等。

等于阿甘收割了所有的这些资源,自然就发财了。

         

三、提升概率

         

这只是一个电影情节,用于说明风险是多么的昂贵。

         

既然胆大这么重要,是不是其它的不重要呢?是不是不需要学习了呢?

非也。

         

有句话叫:艺高人胆大。

真正的胆大,绝不是仅仅靠运气。

         

不要一谈到风险,就吓得要死。

其实依靠风险获得巨额收益,这个活动的来源非常的古老,而且极度的普遍。

甚至古老到人类还未进化出来的时候。

         

这个来源就是:狩猎。

不光是人,动物也进行狩猎,而且天天狩猎。

         

战争其实起源就是狩猎,只是战争是猎“人”而已。

企业起源于战争,只是捕捉的不是猎物,而是市场机会。

         

         

狩猎和种地、采集不一样,情况千变万化,每次都不同。

另外风险很大,不是每次都有收益的,有很多时候会空手而归。

         

但是一旦有收益,就是高热量的肉类,而且可以吃很久。

         

         

狩猎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但是在气候熟悉,地形的了解,动物的习性,跟踪能力,射箭的准确度等等这些方面每一个技能的提升,都会提升狩猎成功的概率。

         

碰到一个猎物,一箭射中和两箭才能射中,那成功的概率自然是不一样的。

         

         

有一部节目叫《荒野独居》,里面的赢家基本都是能打到大型动物的人。

因为只有捕猎到大型动物,才能熬过整个冬天。

         

比如这个人,在捕猎麝牛的时候,先不敢靠得太紧,怕麝牛发现。

麝牛是很暴躁的,一旦被麝牛发现,麝牛要么跑了,要么被麝牛顶死。

等到麝牛快发现他,要跑的时候,他就一箭射中了麝牛。

         

这个时候他是不能上前的,因为麝牛攻击力很强。

他就跟着麝牛,一直追着跑。

         

等到麝牛被放血,战斗力虚弱的时候,他就迅速冲上去,一刀扎上去。

然后,依靠风骚的走位和极限拉扯,几刀扎上去,终于放倒了麝牛。

         

早了不行,早了他就被麝牛顶死了,晚了不行,晚了麝牛就跑掉了。

         

这一刀“会心一击”,是他所有狩猎技能的综合爆发。

有人就是看到麝牛、鹿等,不敢动,把握不住机会。

         

他也因此获得了这个节目的100万美元奖金。

         

这种能力怎么描述呢?

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动物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人与生俱来,但是不可量产的。

         

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发明家,科学家,其实都是伟大猎人的血脉苏醒。

只不过捕捉的不再是猎物,而是市场机会,发明和发现的线索而已。

         

         

四、结语

         

胆子大,能承担风险,是成大事的必要素质。

在对抗风险的过程中,情况千变万化,要的是: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各种技能的提升,会提升成功的概率,并非没有用处。

但是核心的素质,仍然是人类狩猎能力的本能苏醒。

         

这是中篇,下篇再找机会发吧。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在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